1 秒光族的觉醒我不是月光族,我是“秒光族”。
工资刚到账三小时,银行卡余额就只剩2.75元了。
我盯着手机发呆,直到屏幕自动熄灭。
房租、车贷、信用卡最低还款、视频会员、自动续费的健身卡,还有平台推荐给我的“只需三步即可拥有的智能床垫”……这些“理所当然的支出”,像吸血虫一样把我这个打工人啃得连骨头都不剩。
我问自己:“我每天早上七点半起,晚上十点下班,到底是为了什么?”
没有答案。
我甚至不知道钱都花哪了,只知道每次到账那一刻很爽,三小时后就像做了一场短暂的梦。
我打开账单,试图看看自己到底做错了什么。
结果那张消费清单,比鬼故事还吓人:星巴克×12(每天早上必须“醒神”)外卖×26(天气太热/太冷/太忙/太晚)快速消费贷×3(“三十秒到账,不借白不借”)一件我根本记不起何时买的“智能洗鞋机”,还标着“猜你喜欢”我在这城市工作了五年,赚了不少,却始终没攒下哪怕一万块。
就像被一只无形的手控制着,让我一直忙、一直买、一直穷。
那一瞬间,我突然想起高中政治书上的一句话:“人是消费的主导,而不是被引导。”
我冷笑了一下。
现在的人,哪还做得了“主导”?
不是被打工榨干,就是被消费套路收割。
我打开某短视频APP,输入“怎么存钱”四个字。
推荐出来的却是:“30岁必须买下这几样东西,不然你会后悔终生!”
“不消费,不配拥有快乐。”
“别让别人看不起你,月薪3千也要活出高质量生活!”
我突然明白了一件事——他们不怕我穷,他们怕我清醒。
那一夜,我关掉了所有APP的通知权限,注销了三个电商账号,剪掉了一张消费贷信用卡。
我拿起笔,在旧本子上写下几个字:“一个月不花钱,看看他们还能怎么办。”
那天,是我被剥削的最后一天。
2 消费焦虑的终结也是他们开始恐慌的第一天。
你最近是不是心情不好?
买点东西放松一下。”
这是我注销某购物App账号前收到的最后一条推送。
讽刺的是,它竟然猜得对。
我确实心情不好——因为我终于意识到,我的“想要”,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