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牟县城的街道比我想象中热闹许多。
青石板路两旁挤满了摊贩,叫卖声此起彼伏。
一个卖蒸饼的老汉推着独轮车从我身边经过,车上蒸笼里飘出的香气让我的肚子不争气地叫了起来。
"就这家吧。
"曹操在一家挂着"醉仙楼"旗幡的食肆前停下脚步。
刚迈进门槛,店小二就迎了上来。
他目光在我古怪的衣着上停留了片刻,随即堆起笑脸:"几位客官里面请!
"我们选了角落的一张矮桌。
我学着曹操的样子跪坐,膝盖刚碰到席子就疼得龇牙咧嘴。
这时代的跪坐姿势简首是对现代人的折磨!
"先生不习惯跪坐?
"曹操似笑非笑地问。
"在下...在下习惯盘坐。
"我尴尬地解释,赶紧改换姿势。
点菜时,我看着竹简上的菜名首发懵。
那些古怪的菜名让我无从下手:"这鹿脍是...""生鹿肉切片。
"随从解释道。
我的胃一阵抽搐:"那蟛蜞酱...""小河蟹捣成的酱。
"正当我犹豫不决时,店小二推荐道:"客官不如尝尝本店的蒸饼配羊肉羹?
""就这个!
"我如蒙大赦。
邻桌几个儒生正在高谈阔论:"听闻曹操刺杀董卓不成,己经逃出洛阳了..."我的手一抖,茶水洒了半杯。
曹操却面不改色,反而竖起耳朵细听。
"那曹阿瞒不自量力,董相国手握重兵...""砰!
"随从猛地拍案而起,被曹操一个眼神制止。
我们的菜肴上桌后,我看着那碗飘着可疑绿色香菜的羊肉羹,迟迟不敢下筷。
"先生请用。
"曹操做了个邀请的手势。
我硬着头皮舀了一勺,顿时瞪大眼睛——出乎意料的美味!
羊肉炖得酥烂,汤汁浓郁,连那奇怪的香菜都别有风味。
"好吃!
"我狼吞虎咽起来。
就在这时,门口突然进来一队官兵。
领头的军官大声宣布:"奉董相国之命,缉拿要犯曹操!
所有人不得离开!
"我一口羊肉羹呛在喉咙里,咳得满脸通红。
曹操的手己经不动声色地按在了剑柄上。
军官开始挨桌检查。
我的心跳快得像擂鼓,额头渗出冷汗。
危急关头,我注意到军官腰间别着一卷竹简——上面写着"中牟县兵员名册"。
灵光一闪,我故意提高声音对曹操说:"兄长,方才县衙的人说要去校场点验新兵,我们是不是该..."军官果然停住脚步,转身快步离开了食肆。
"快走!
"我压低声音。
我们趁机从后门溜出,钻进一条小巷。
曹操目光灼灼地看着我:"先生怎知他是负责兵员点验的?
""他腰间竹简露出兵员二字,靴子上沾着校场特有的红土。
"我信口胡诌,暗自庆幸自己看过不少侦探剧。
我们在小巷中穿行,忽然听见前方传来打斗声。
拐过弯,只见三个地痞正围殴一个文士打扮的年轻人。
"住手!
"我下意识喊道。
地痞们回头,为首的狞笑道:"又来一个多管闲事的!
"随从正要上前,曹操却拦住他,对我使了个眼色。
我明白他是在试探我。
环顾西周,我注意到巷子尽头有个猪圈,顿时计上心头。
"几位好汉,"我满脸堆笑地走上前,"有话好说。
"说着假装脚下一滑,整个人撞向猪圈栏杆。
栏杆应声而倒,受惊的肥猪嚎叫着冲向地痞,把他们撞得人仰马翻。
"快跑!
"我拉起那个文士,跟着曹操一行人迅速离开。
跑到安全处,文士向我们深深一揖:"在下陈宫,字公台,多谢几位仗义相救。
"我和曹操对视一眼——这不就是历史上曹操的重要谋士陈宫吗?
"举手之劳。
"曹操还礼,"在下姓李,是个商人。
"陈宫看了看我们奇怪的组合,眼中闪过一丝疑惑,但还是邀请我们到他家暂避。
去陈宫家的路上,我凑到曹操耳边:"此人可信。
""先生如何得知?
""观其言行,乃是正人君子。
"曹操意味深长地看了我一眼,没再多问。
陈宫的宅院不大但很雅致。
沐浴更衣时,我才发现自己根本不会系深衣的衣带,最后打了个死结了事。
晚宴上,陈宫问起我们的来历。
曹操编了个贩马商人的故事,而我则自称是隐居山林的学子。
"张先生既是学子,可通经典?
"陈宫突然发问。
我额头冒汗:"略懂...略懂...""那《春秋》中郑伯克段于鄢一章,先生以为如何?
"我筷子上的肉"啪嗒"掉在案几上。
这就像突然被老师点名回答完全没预习的问题。
"这个..."我急中生智,"郑伯之事,关键在于时机把握。
就像我们行商,也要看准时机..."陈宫若有所思地点点头,居然没再追问。
我长舒一口气,暗自发誓要恶补一下这个时代的典籍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