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叮叮当”。
那时候还是老师摇铃上下课。
王和——未来的“王大仙”,那年他5岁。
他父亲有一点职务。
由于五官生动,逗人喜爱,不用有多好的表现,也很受老师、同学喜爱。
“报告老师。”
同样从小相貌堂堂的冉开猛举手。
老师:“你说。”
冉开猛:“老师,王和给女同学取外号。”
老师:“给谁?”
冉开猛:“给袁定娟。”
老师:“下来跟我说。
下课。”
老师走出教室,冉开猛追上老师:“他给袁定娟取外号,`肥猪'。”
老师让他把王和叫到办公室。
“王和,你不应该给女同学取外号哈,今后注意了。”
老师说。
“老师,外号不是我取的,胖的人都叫肥猪。”
王和辩驳道。
老师想了想,说:“不对,大家叫的是`胖猪',不是肥猪。
比你尊重人哈。”
王和还想辩驳,被老师请出了办公室。
“站办公室了,站办公室了!”
等在办公室门口的同学们拍手欢叫。
那一年是因为政策失误,开展“大跃进”运动,大炼钢铁造成农村劳动力缺乏,粮食减产,人们挨饿,过三年“粮食关”的开始一年,城镇户口的幼儿,每月只供应12斤粮食。
袁定娟家一贯勤劳,而且注重饮食,即使当年开始“过粮食关”,她家也还有好几坛精心制作的咸菜,袁定娟常常带些来学校吃。
嘴馋的就向他讨要。
她很大方,都给一点,但今天她独不给王和,因为王和对她的胖颇有微词。
王和反认为自己被看得低人一等,情急之下,“肥猪”脱口而出。
而同样比较肥胖的冉开猛不干了,他认为王和捎带着骂他。
在那个年代,袁定娟和冉开猛的那种胖是比较罕见的。
两年后,他们都升入中学。
粮食困难己经缓解,小学生每月供应19斤。
但是,不允许私人开伙。
大人吃居委会伙食团,小孩吃学校伙食团。
那时候居然有校霸派人每顿饭到全校各桌派款——错,不是派款,是派饭。
每一个同学把自己分到碗里的一小块饭夹下一角,放进收饭人伸到面前的大搪瓷盅里。
那收饭的,被称为“霸王”。
杀伐决断、打架斗殴,他很在行。
但他也是执行任务而己,真正的校霸,比他年龄大两岁,而且从不出面。
王和不是镇上人,他的家在郊外农村,因此常常有人嫌他土,对这一点,他也很上心。
那天午饭,霸王又来收饭。
喜欢与人交往的王和问道:“你外号就一个?”
霸王回答:“怎么了,听说你取外号很行,你是不是要给我取一个?”
王和被霸王这一问搞得措手不及。
但他反应够快,马上又笑着说道:“叫土霸王可不可以?”
他自己很在乎土不土,所以下意识把那最看不起的东西加在别人身上。
霸王气得想打他,但一看他不是个怕挨打的,也就作罢。
就这样,霸王从此”土”了一辈子,因为“土霸王”这外号大快人心。
土霸王也从此不再那么放纵,加以他后来读初中时恰巧读到一个优秀班级,著名的班主任老师非常会管理和教育学生,所以他那粗野的性格再也没有发展下去。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