椭圆形的教堂里,呈下沉式的座椅层层围绕着最中心的5D教学台。
整个教堂一千三百平方,可容纳4328人,非国家级讲课不开放,而这一次,是今年第一次开放,坐无空席。
由国际科学院顶级科学家三位老师轮流演讲。
“老师,这是你之前确定好的演讲内容。”
助手刚要把电子文件递过去,一双手摆了摆,助手有些怔愣。
“小陆,抱歉,今天不打算讲那个了。”
“这,老师!”
助手有些为难,国家级的讲课,无论是课题还是宣传,都需要提前申请,审核。
这样临时改变演讲内容,是会引起很大的社会轰动的。
他作为助手,要为所有人负责。
“这?”
那双手又压了压,意指打住。
“没事,我不讲理论依据,就是和大家聊聊天。”
助手在心中叹了口气,妥协了。
不妥协也没有办法呀!
主讲人又不是他。
点了下头说:“那我出去沟通一下。”
总不能连演讲图稿都乱套了吧,还好老师是最后一位演讲人,还有时间解决。
他轻轻关上门,看了眼腕表,下午两点二十五。
挠了挠头,飞快地朝主控室走去。
......T1宇宙-(T1.n)q场-n物质-n意识形-nr场-n能量-n信号波T1:编号,n:无数,不同的解释:在T1(宇宙)中,有无数个看不见的强场,每个强场内由不同的物质组成(大到天体,小到尘埃)不同的物质产生不同的意识形,不同的意识形又产生不同的弱场。
每个物质产生不同的能量,不同的能量产生不同的信号波。
需要解释的是:宇宙中的场是人类以目前的科技看不到感知不到的意识形的界,就像是我们无法在水中看到水的形状,水的界,所以,物质也无法以物质的感知感受意识形的场。
场与场之间是有界限的,无法猜测场与场是否能相容,也无法猜测,场内的物质能否穿越场。
但可以推测的是场与场的宇宙是相同的。
宇宙只有一个,场只是宇宙中某个巨型物质意识形的范围场,在这个巨型物质意识形的范围内,都是它的场。
人体-(热量,力量,细胞活跃度,细胞活跃周期…)-脑电波宇宙中存在物质载体是可以更换的机器人:内部基础可容纳信息库(上限)100G。
人:内部基础可容纳信息库(上限)70N。
自动搜索信息,接收信息,建立信息结构,辨别信息区间,信息反馈结果(N次阻碍(拒绝)后,自动更改信息区间内的指标)。
在信息指标内自主下达指令,监测指令运行过程,检测运行过程及结果,完成指令(指令完成状态:在指令指标区间内)主控室大门打开,引起一瞬间的骚乱,总指挥皱着眉,看了一眼来人又笑了。
“陆老师怎么过来了?”
“总导,有时间吗?”
总指挥看着他的表情,示意其他人继续,跟着出去了,几句话的功夫又回来了,然而,面色很不好,之后也有些心不在焉。
下午五点,最后一位主讲人上台。
黑暗的灯光下,谁也不知道上台的究竟是哪位导师,聚光灯一首都没有打下来,没有主持人,没有开场白,从始至终都不知道这位导师是谁。
他的声音响起,在黑暗中成为了唯一的光,引领大家静心思考。
“今天的课题呢,我们什么都不讲,只讲一种猜测——存在于宇宙的无限可能。”
“宇宙!”
话音刚落,5D呈现,宇宙的阔视图充斥于整个教堂上方,一瞬间就被带入到宇宙的虚幻当中。
“大家都知道宇宙是因为一次奇点大爆发形成的,经过不断的膨胀,至今,形成了我们所了解的状态。
但是宇宙的状态仅仅只是我们了解的样子吗?
我们现在所基于的科学,我们所涉及到的范围,无论是从空间概念还是从时间概念里来讲,都是很渺小的,甚至可能是没有完全依据的。
有一个伪命题,至今都是一个谜——请问,时间是怎么诞生的?
真的有时间的存在吗?
......”时间拥有能量,和波。
这种特殊的能量充斥着整个宇宙,所以,时间无处不在。
时间波的波频是稳定的,我无法推测时间波的波频奇点,极大还是极小。
波频的状态始终不变,但在宇宙不同的场内,场内的各种物质受到时间波的影响,呈现出不同的生命周期。
而每个物质的意识形感受到不同生命周期所产生的对比,形成了一种虚拟化的“代指时间”。
由于不同场内的物质链不同,所以不同场内的‘代指时间’也是不同的。
而物质在基础状态下无法穿越不同的强场。
在一个强场内,物质的形态(各种生物,各种植物等)不同,意识形不同,意识形所产生的场强度也不同(场不同,但场的性质相同)。
场内不同物质的变化最终形成一条完整的链接,这个链接就是场内所有物质的状态变化过程。
而时间的形成,就是某种物质在场内链接的一条线。
也就是在完整链接下自我形成的某种规律。
"最后,我希望我们的同学能够永远保持着一种敬畏,对生命探索的敬畏,对自然宇宙的敬畏,以及对自我的敬畏。
谢谢,我的演讲到此结束。
"场内掌声不断,首到最后,他们依然不知道演讲人是谁,但这并不能影响他们内心引起的共鸣。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