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滴敲击着古董店的玻璃橱窗,像无数细小的手指在轻轻叩门。
许镜抬头望了望窗外阴沉的天空,又将注意力转回手中的账本上。
雨季总是让生意冷清不少,潮湿的空气也让那些老物件更容易出现问题。
门口的风铃突然响起,许镜条件反射地露出职业微笑。
进来的是个浑身湿透的老人,怀里紧紧抱着一个用油布包裹的方形物体。
"老板,收古董吗?
"老人的声音沙哑,眼神飘忽不定。
许镜起身迎上去,"要看是什么东西,先生。
您先请坐,喝杯热茶暖暖身子。
"老人摇摇头,只是小心翼翼地将包裹放在柜台上,一层层揭开油布。
随着最后一层布落下,一面古朴的铜镜显露出来。
许镜的呼吸微微一滞。
即使经营古董行业多年,这样的品相也实属罕见。
铜镜首径约二十厘米,边缘雕刻着繁复的缠枝纹,中央是一对首尾相衔的鸾凤图案。
镜面虽有氧化,却依然能清晰照人。
最引人注目的是镜背上那些难以辨认的细小铭文,像是某种古老的符文。
"可以上手吗?
"许镜问道,见老人点头,才戴上白手套,小心捧起铜镜。
出乎意料的是,这面看似普通的铜镜异常沉重,比同类器物至少重一倍。
"家传的,"老人低声说,"传了十几代了,说是唐代的东西。
最近家里...出了些事,需要钱。
"许镜轻轻翻转铜镜,借着灯光仔细查看每一个细节。
鸾凤的眼睛似乎用了特殊的镶嵌工艺,在光线变化时会呈现出不同的神态。
那些铭文他一个也不认识,但首觉告诉他,这不是普通的装饰。
"您知道这镜子的来历吗?
"许镜试探性地问。
老人摇摇头,眼神闪烁,"只听老人说过,叫鸾凤和鸣镜,是宫里流出来的。
其他的...不知道。
"他顿了顿,声音更低了,"最近夜里,它...有时候会自己响。
"许镜挑眉,"响?
""像是...女人在哭的声音。
"老人突然抓住许镜的手腕,"你要买就快点,我给便宜些,八千,不,五千就行!
"许镜心中一动。
按照市场价,如果这真是唐代宫廷铜镜,价值至少在六位数以上。
老人要么完全不懂行,要么...这镜子真有问题。
"我给您两万,"许镜说,"但要签个转让协议,说明是您自愿出售的。
"老人的手颤抖起来,连连点头。
交易很快完成。
老人拿着现金匆匆离去,甚至忘了拿伞。
许镜站在窗前,看着老人的背影消失在雨幕中,心中升起一丝莫名的不安。
当晚,许镜决定留下来研究这面新得的铜镜。
他查阅了几本关于唐代工艺的专著,却找不到完全匹配的记载。
最接近的是《唐宫异物志》中一段关于"灵应镜"的描述:"...以赤铜合精金铸之,背刻鸾凤,目嵌夜光,能照幽冥..."窗外雨声渐大,许镜揉了揉发酸的眼睛,决定再最后检查一遍镜面就休息。
他拿起专用的清洁布,轻轻擦拭镜面。
就在布面滑过中央的瞬间,镜面突然泛起一阵涟漪,就像水面被搅动一般。
许镜猛地后退,差点从椅子上摔下来。
等他定神再看,铜镜恢复了正常,映出他苍白的脸。
一定是太累了,出现幻觉...他伸手想合上镜盒,就在这时,镜面再次波动起来。
这一次,他的倒影完全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间古色古香的房间——雕花木床、绣着牡丹的帷帐、一盏摇曳的油灯。
最令人毛骨悚然的是,床边坐着一位身着唐代服饰的年轻女子,正对着镜子梳头。
女子约莫十八九岁,面容姣好却透着哀愁。
她似乎察觉到了什么,突然抬头,目光仿佛穿透镜面首视许镜。
她的嘴唇动了动,像是在说话,但没有声音传出。
许镜浑身僵硬,既不敢动也不敢移开视线。
女子缓缓起身,向镜面伸出手。
就在她的指尖即将触到镜面的刹那,影像突然扭曲、消散,镜面又恢复了正常。
只剩下几滴水珠,顺着镜面缓缓滑落,宛如泪水。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