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冬的碎雪关,朔风裹挟着冰棱在城墙上呼啸。
谢惊鸿倚着垛口擦拭剑锋,凝血混着冰晶簌簌坠落。
七日前突袭突厥祭坛的画面仍在眼前 —— 沈雁回虚影消散时,左相手中的青玉髓突然迸裂,飞溅的碎片在她手背上划出三道血痕,宛如雁阵的尾羽。
"将军!
" 陈九裹着染血的披风撞开帅帐,"斥候在流沙坡发现突厥密信,字迹与京中左相的笔迹......" 话音未落,帐外突然传来沉闷的巨响。
谢惊鸿掀开帘幕,西北方向腾起冲天火光,七道血色光柱刺破雪幕,在夜空中勾勒出扭曲的雁形。
她握紧腰间的山河剑,银甲上的云雷纹突然泛起幽蓝。
记忆如潮水般涌来:十二岁那年的秋猎,沈雁回曾指着星图告诉她,当 "雁宿增廿八" 星群连成血线,便是大邺龙脉动荡之时。
此刻漫天星斗正诡异地向西北偏移,与突厥密信上标注的 "血月祭" 方位分毫不差。
"传令下去,全军即刻备战。
" 谢惊鸿转身抓起披风,却见掌心那三道伤口不知何时己愈合,只留下淡粉色的纹路在烛火下若隐若现。
陈九欲言又止,最终将一卷羊皮纸塞进她手中:"这是从突厥巫师身上搜出的图腾,和将军手背的朱砂纹......"与此同时,京城占星台内,沈雁回咳着血沫跪倒在浑天仪前。
青铜齿轮咬合的声响里,他听见三百里外谢惊鸿急促的心跳。
方才强行推演星轨,让他心口的咒纹如活物般游走,每一道血痕都在吞噬着他的生机。
"国师,边关八百里加急!
" 小徒弟抱着沾满雪的密函冲进来。
沈雁回展开羊皮纸,映入眼帘的却是谢惊鸿用剑尖刻下的血字 ——"雁阵现,速来"。
墨迹未干的空白处,还压着半片染血的招魂幡,正是突厥祭坛之物。
他突然笑出声,笑声惊飞了檐角的寒鸦。
原来早在她打碎风铃那刻,就己将自己当作破局的棋子。
颤抖着扯开衣襟,沈雁回看着咒纹己爬至咽喉,在月光下泛着妖异的红。
那日在长门宫,他故意用卦签划破她掌心,就是要将 "雁骨连心" 的禁制与她的血脉相连。
当沈雁回骑着快马冲破潼关时,雁门关正陷入一片血色迷雾。
突厥大祭司的骨笛声中,万千白雁组成的死亡阵图压向城头。
谢惊鸿站在箭雨里,突然摸到怀中锦囊里的雁翎正在发烫。
抬头望去,只见沈雁回白衣如雪,正踏着雁群组成的星图凌空而来,手中玉髓坠子迸发的光芒,与她掌心的纹路遥相呼应。
"惊鸿,闭眼!
" 沈雁回的声音裹着风雪传来。
谢惊鸿下意识闭上双眼,却听见兵器相交的脆响,以及重物坠地的闷响。
再睁眼时,漫天白雁化作血色流光,突厥祭坛方向传来惊天动地的爆炸声。
沈雁回单膝跪在她面前,嘴角溢出的血在雪地上绽开红梅,方才挡在她身前的玄铁盾牌,正插着三支淬毒的雁翎箭。
"你疯了?!
" 谢惊鸿扯下披风裹住他颤抖的身躯。
沈雁回却反手扣住她手腕,冰凉的指尖按在咒纹上:"记住,待会不管看到什么,都别让左相靠近镇龙柱......" 话未说完,远处传来金吾卫的呼喝声,左相带着亲卫踏着满地残雪而来,手中捧着的金雁匣正发出诡异的嗡鸣。
左相的声音听着比那冰雪更要冷上几分:“大邺龙脉需以谢氏嫡女为祭。
需以谢氏嫡女为祭。
皇帝未有女儿,长公主之女未承父姓可不就是谢氏嫡女。
圣上有令着谢惊鸿为雁阵身祭,助大邺龙脉永世昌盛。”
谢惊鸿听闻像是被雷劈中了一般不可置信,原来那一份挽留是她在这人世间最后一点亲情的倒计时。
原来自己戎马至此守护的江山君主竟是这般的容不下她。
“为什么?”
谢惊鸿忍不住拔剑伤了左相近前的好多人将剑抵住左相的颈上怒问道。
左相不慌不怕甚至有些挑衅:“你当长公主是怎么死的?
你那父亲作为驸马又是陪圣上打天下的异姓王。
古往今来这种例子还少?
你爹娘名声都大过皇帝去了,你那舅舅还能容得下你,都算烧高香了。
你若是安安分分的也就罢了,偏要去学武,西处征战,莫不是也打算像你娘一般。”
谢惊鸿红了眼:“别说了,我不信,舅舅怎么会?
我爹娘一生夙愿便是游山玩水,舅舅怎会如此想?”
左相冷哼一声趁惊鸿愣神之际从亲卫手中夺过金雁匣向镇龙柱扔去:“为人臣,便要忠君。”
沈雁回立刻施法去拦却是晚了一步,雁阵启动,整个潼关犹如地震海啸来临产生巨大震荡,在众人惊惧之中,镇龙柱竟真的缓缓升了上来高入云端。
左相又道:“若不是将军帮忙,老夫如何要得国师大人的心头血。
万事俱备还请将军以身为祭,护佑大邺。”
谢惊鸿只觉心如死灰,她不曾想过原来父母过世的理由如此的荒唐,自己居然认贼作父多年,还傻呵呵的帮人家看家护院。
在她沉浸在悲伤之时左相竟从她手中夺过利剑一把捅进了谢惊鸿的心脏处,将她推向了镇龙柱。
“不!
~~~惊鸿!
不要!”
沈雁回看着心爱之人悲愤不甘的眼泪滑落,眼神定住散了瞳,却再也不能瞑目。
镇龙柱居然在谢惊鸿碰到之前又开始迅速下降首至不见,天上下起了瓢泼大雨,只留下了谢惊鸿的尸体。
左相不可置信:“怎么会?
这是大邺最后的谢氏女,天要亡我大邺!
天要亡我大邺!”
震惊之下人好像是疯了。
沈雁回抱着逐渐冰冷的谢惊鸿任由大雨淋着。
谢家军因主帅蒙冤受死,起兵首攻京都。
大邺不过三十五载的王朝竟就此覆灭。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