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辉站在市政府大楼前,仰头望着这座十八层高的威严建筑,阳光在玻璃幕墙上折射出刺眼的光芒。
他下意识地紧了紧那条从大学穿到现在的藏青色领带,手心全是汗。
"农村娃也能进机关了。
"他在心里默念着,既是对自己的鼓励,也是对父母期望的回应。
行李箱的轮子在光滑的大理石地面上发出咕噜咕噜的响声,引来前台保安警惕的目光。
"干什么的?
"保安皱着眉头打量李辉那一身明显不合身的廉价西装和己经有些开胶的皮鞋。
"您好,我是新来报到的,后勤处的李辉。
"他赶紧掏出报到证,双手递过去。
保安扫了一眼证件,又上下打量了他一番,这才不情不愿地指了个方向:"电梯那边,七楼人事处先报到。
"人事处的手续办得出奇顺利,李辉甚至有些受宠若惊——在家乡,进镇政府工作都得托关系送礼,而这里的一切似乎都按规矩来。
"后勤处现在缺人,你先去那边。
"人事处的女科员头也不抬地递给他一张表格,"填完去702找王主任。
"后勤处的办公室在八楼一个朝北的角落,采光不好,空气中飘着淡淡的霉味和打印机碳粉的味道。
李辉轻轻敲了敲开着的门。
"进来。
"一个中年女声响起。
办公室里,西张办公桌呈田字形排列,靠窗的位置坐着一个约莫五十岁的女性,烫着短卷发,正低头写着什么。
"王主任好,我是新来的李辉,人事处让我来报到。
"女人抬起头,推了推眼镜:"哦,你就是那个考进来的农村孩子?
"她语气里没有嘲讽,反而带着几分好奇,"我是王淑芬,后勤处综合科的。
"李辉这才意识到她不是主任,有些尴尬地站在原地。
"主任出去开会了,你先坐那儿吧。
"王淑芬指了指角落里一张明显刚清理出来的小桌子,"那是你的位置。
"李辉刚放下行李,一个三十岁左右的男子推门而入,西装笔挺,头发梳得油光发亮。
"张科长。
"王淑芬打了个招呼。
男子点点头,目光落在李辉身上:"这就是新来的?
""是的,张科长。
我叫李辉,请多指教。
"李辉赶紧站起来。
"张强,后勤处综合科科长。
"男子简短地自我介绍,然后从公文包里掏出一叠文件扔在李辉桌上,"把这些资料录入电脑,下班前我要。
"李辉翻开一看,是近五年的办公用品采购清单,密密麻麻的数字看得人眼晕。
"好的,我马上开始。
"他二话不说坐下开机。
张强似乎有些意外他的顺从,挑了挑眉,转身进了里间的小办公室。
"别介意,张科长就这脾气。
"王淑芬小声说,"你是正式考进来的公务员,他当年是借调留下的,心里不平衡。
"李辉感激地笑笑,开始埋头工作。
中午食堂吃饭时,李辉才真正感受到机关的氛围。
三五成群的人们按部门坐着,谈笑风生,而他一个人端着餐盘,找了好久才找到一个角落的空位。
"这儿有人吗?
"他小声问。
对面正在吃饭的女孩抬起头,露出一张清秀的脸:"没有,坐吧。
"李辉道谢坐下,发现女孩餐盘里的菜几乎没动。
"食堂饭菜不合口味?
"他随口问道。
女孩摇摇头:"减肥。
"然后好奇地看着他,"你是新来的?
哪个部门的?
""后勤处,今天第一天上班。
我叫李辉。
""陈雨菲,秘书处的,也是去年才来。
"女孩笑了笑,"后勤处啊...小心张强,他出了名的难缠。
"李辉正要回应,一个尖锐的女声插了进来:"雨菲,你怎么坐这儿?
我找了你好久。
"一个穿着时髦的年轻女子端着餐盘走过来,毫不客气地坐在陈雨菲旁边,用审视的目光打量着李辉。
"这位是?
""后勤处新来的同事,李辉。
"陈雨菲介绍道,"这是我闺蜜张雅,在财政局工作。
"张雅撇撇嘴:"后勤处啊,就是管仓库的吧?
"她刻意提高了声音,"我表哥张强在那边当科长,你有什么不懂的可以问他。
"李辉这才明白为什么张雅对他态度不善,原来是张强的表妹。
他低头扒了几口饭,匆匆告辞。
下午回到办公室,李辉继续录入数据。
细心的他发现,某些办公用品的采购价格明显高于市场价,而且供应商都是同一家公司——"诚信办公"。
更奇怪的是,有些耗材的采购量远远超过实际使用量。
"王姐,咱们单位的打印机用得这么费吗?
"他装作不经意地问王淑芬。
王淑芬正在喝茶,闻言差点呛到:"你问这个干嘛?
""就是好奇,我看去年买了五百多盒硒鼓,平均一天一盒多,这也太夸张了。
"王淑芬放下茶杯,左右看了看,压低声音:"这事别乱打听,做好你自己的工作就行。
"李辉点点头,但心里己经明白了七八分。
下班前,他把整理好的文件交给张强,对方只是随便翻了翻就扔在一边。
"明天把这些档案搬到地下室去,然后整理一下仓库。
"张强头也不抬地说。
"好的,科长。
"走出市政府大门,夕阳己经西斜。
李辉深吸一口气,第一天的工作比他想象的复杂得多。
正当他盘算着去哪里租个便宜的房子时,前方人行道上一位老人突然摔倒在地。
周围的行人纷纷绕道而行,李辉想都没想就冲了过去。
"大爷,您没事吧?
"他小心地扶起老人。
老人约莫七十岁,满头银发,穿着朴素但整洁,右腿似乎不太灵便。
"没事没事,老毛病了,腿脚不利索。
"老人摆摆手,"谢谢你啊,小伙子。
"李辉帮老人捡起掉落的布袋,发现里面装着几本政府工作简报。
"您家在哪?
我送您回去吧。
""不远,就在前面的机关小区。
"老人拍拍李辉的肩膀,"你是新来的吧?
我在市政府没见过你。
""我今天第一天上班,后勤处的李辉。
""好啊,年轻人。
"老人笑眯眯地说,"我姓赵,退休前在市政府工作。
现在像你这样热心的小伙子不多了。
"李辉一路搀扶着赵老回家,路上老人问了他不少问题,哪里人,哪个学校毕业的,为什么考公务员等等。
李辉一一作答,没有丝毫隐瞒。
送到家门口时,赵老突然问:"你觉得今天上班感觉怎么样?
"李辉犹豫了一下:"挺好的,同事们都很...专业。
"他最终选择了这个中性词。
赵老哈哈大笑:"第一天就学会打官腔了?
不错不错。
"他从口袋里掏出一张名片,"有事可以找我这个老头子聊聊天。
"名片很简单,只印着"赵志国"和一个手机号码,没有任何头衔。
李辉恭敬地收下,道别离开。
回到临时租住的简陋单间,李辉躺在床上回想这一天。
从张强的刁难到王淑芬的暗示,从采购单的猫腻到偶遇的退休老人,一切都在告诉他:这个看似平静的政府大院,水比他想象的要深得多。
他掏出赵志国给的名片,犹豫着要不要存进手机。
最终,他只是在笔记本上记下了这个号码,然后把名片小心地夹在了日记本里。
"慢慢来,不急。
"李辉对自己说,关灯睡觉。
明天,还有一仓库的档案等着他去整理。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