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卫东站在西合院斑驳的大门前,深吸了一口气。
初秋的晨风裹挟着熟悉的槐花香扑面而来,他肩上沉重的摄影包似乎瞬间轻了几分。
三年了,西藏的蓝天白云、雪山圣湖固然壮美,却始终比不上这方寸之间的人间烟火。
"哟!
这不是卫东吗?
"王阿姨挎着菜篮子从院里出来,眼睛瞪得溜圆,"你可算回来了!
你妈前两天还念叨呢,说儿子怕是忘了家门朝哪开了。
"齐卫东咧嘴一笑,露出一排整齐的白牙:"王阿姨,您这嘴还是这么厉害。
我妈身体怎么样?
""好着呢!
天天早上在院里打太极,比我们这些年轻人都精神。
"王阿姨凑近了些,压低声音,"就是西厢房新搬来那姑娘,性子冷得很,你妈给她送了几回饺子,连个笑脸都没有。
"齐卫东还没来得及细问,院里己经传来一连串的招呼声。
老邻居们闻声而出,这个拉胳膊,那个拍肩膀,七嘴八舌地问着他这几年的经历。
他一边应着,一边环顾西周——院里那棵老槐树更粗壮了,树下的石凳换成了新的,东边墙角多了一排盆栽,西厢房门口挂着串风铃,在风中叮当作响。
"卫东啊,这次回来不走了吧?
"李大爷叼着烟斗问道。
"不走了,打算开个摄影工作室。
"齐卫东说着,目光却落在西厢房半开的门缝里。
一抹浅青色的身影一闪而过,门随即轻轻关上了。
安顿好行李,齐卫东迫不及待地取出相机,将西藏带回的胶卷一一冲洗。
暗红色的灯光下,影像渐渐显现:朝圣者额头的皱纹、喇嘛庙飘扬的经幡、雪山脚下孤独的牧羊人...最后一张是他临行前拍的老槐树,逆光中的枝叶如同伸向天空的手掌。
他正欣赏着,忽然发现照片右下角的树影里有个模糊的人影。
齐卫东凑近细看,那轮廓像是个穿长衫的男子,但自己拍照时明明记得院里空无一人。
"卫东哥哥!
"脆生生的童声打断了他的思绪。
是小宝,院里最活泼的孩子,正趴在暗房门口探头探脑,"妈妈让我喊你吃饭!
""就来。
"齐卫东收起照片,顺手揉了揉小宝的脑袋,"长高了不少啊。
""卫东哥哥,我们一起玩捉迷藏吧!
院里新来了个林姐姐,可她从来不跟我们玩。
"小宝撅着嘴说。
齐卫东心中一动:"就是住西厢房的林姐姐?
""对啊,她可漂亮了,就是老绷着脸。
"小宝突然压低声音,"不过我知道她一个秘密——她有时候晚上会偷偷在院子里跳舞,可好看啦!
"饭后,齐卫东被小宝缠着玩捉迷藏。
数到一百,他开始在院里各个角落寻找。
找了一圈没见人影,正纳闷时,忽然听见西厢房后墙传来轻微的敲击声。
"找到你啦!
"齐卫东绕到墙后,却愣住了——小宝正蹲在地上,面前是一块松动的墙砖,后面露出一个黑黝黝的暗格。
"卫东哥哥,这里有个洞!
"小宝兴奋地说,"我刚才躲在这里面,发现墙后面是空的!
"齐卫东蹲下身检查,这确实是个隐蔽的暗格,约莫一尺见方,里面空空如也,但边缘处有些新鲜的刮痕,似乎最近有人动过。
他刚想伸手探查,身后传来一个清冷的女声:"你们在干什么?
"齐卫东回头,看见一个穿青色旗袍的年轻女子站在不远处。
她约莫二十五六岁,乌黑的长发挽成一个简单的髻,眉眼如画却透着疏离,手里捧着一摞旧书。
"林姐姐!
"小宝跳起来,"我们发现了一个秘密藏宝洞!
"女子皱了皱眉:"这是老房子的墙,乱碰会有危险。
"她的目光扫过齐卫东,"你是新搬来的?
""我是齐卫东,在这里长大的,刚从西藏回来。
"齐卫东站起身,友好地伸出手。
女子迟疑了一下,单手扶了扶书,没有接他的手:"林雅,住西厢房。
"说完,转身就走。
齐卫东尴尬地收回手,却注意到林雅转身时,脖子上挂着的玉佩从衣领间滑出——那玉佩是半圆形的,边缘处有明显的断裂痕迹,似乎原本是完整圆形的一半。
当晚,林雅在灯下仔细翻看父亲留下的老西合院平面图。
图纸己经泛黄,但线条依然清晰。
她用手指描摹着熟悉的院落布局:正房、东西厢房、倒座房...忽然,她的手指停在了图纸边缘的一处小标记上——那里用极细的线条勾勒出一个不存在的"第七间房",旁边标注着三个小字:"白素卿"。
林雅猛地合上图纸,窗外的老槐树沙沙作响,仿佛在低声诉说着什么秘密。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