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曦微露,淡淡的曙光透过厚重的云层,洒在紫禁城那庄严而宏大的宫殿之上。
太和殿外,金色的琉璃瓦反射出清冷的光,殿内烛火尚未完全熄灭,与晨光交织出一种朦胧而神秘的氛围。
朱由校身着明黄色的龙袍,头戴冕旒,在太监的簇拥下,迈着沉稳的步伐走向那象征着至高无上权力的龙椅。
每一步,都仿佛踏在大明王朝这架摇摇欲坠的古老机器之上。
冕旒轻轻晃动,发出细微的声响,在寂静的殿内回荡。
随着“皇上驾到”那尖锐的声音响起,原本还在低声交谈的群臣立刻整齐地跪下,高呼:“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声音在空旷的大殿内久久回荡。
朱由校不动声色地扫视着下方黑压压的人群,心中暗自思忖:这些臣子,表面上对自己恭敬有加,可背地里又各自打着怎样的算盘呢?
待群臣起身,早朝正式开始。
一位身着绯袍,头戴乌纱帽的东林党官员率先出列,他神色严肃,手中的笏板微微颤抖,高声奏道:“陛下,近日听闻阉党在地方上肆意妄为,结党营私,扰乱地方政务,致使百姓苦不堪言,还望陛下严惩阉党,以正朝纲!”
说完,他目光犀利地瞥向站在一旁的魏忠贤一党。
魏忠贤脸色一沉,身旁的一名阉党太监立刻跳了出来,尖着嗓子反驳道:“陛下,这纯属东林党人的污蔑!
我等一心为陛下分忧,为朝廷效力,反倒是东林党,平日里以清流自居,实则结党抱团,排除异己,打压忠良,才是真正扰乱朝纲之人!”
两党瞬间针锋相对,你一言我一语,互不相让。
言辞愈发激烈,甚至开始互相指责对方贪污受贿、卖官鬻爵等种种恶行。
朝堂之上,吵吵嚷嚷,一片混乱。
朱由校坐在龙椅上,眉头微皱,静静地看着这一幕闹剧。
他注意到,东林党人大多神情激昂,义正言辞,试图占据道德高地,以舆论的压力迫使自己惩治阉党;而阉党一方则气势汹汹,毫不示弱,言辞间充满了威胁与挑衅。
“哼,这群人,为了权力,全然不顾国家安危。
在这朝堂之上,就这般肆无忌惮地争吵,成何体统!”
朱由校心中暗自恼怒,但表面上仍维持着平静。
他知道,此时自己不能轻易表态,一旦处理不当,很可能引发更大的混乱。
只见一位东林党大臣气得满脸通红,向前跨了一步,手指着阉党众人,大声呵斥道:“你们这些阉竖,不过是一群依附于权势的小人!
看看你们在地方上的所作所为,强征暴敛,民不聊生,难道这就是你们所谓的为朝廷效力?”
魏忠贤冷笑一声,缓缓说道:“我等行事皆是为了朝廷着想,倒是你们东林党,满口仁义道德,背地里却与那些商贾勾结,谋取私利,还好意思指责他人?”
随着争吵的升级,一些平日里保持中立的大臣也被卷入其中,或是无奈地摇头叹息,或是试图劝解,但都无济于事。
整个朝堂仿佛变成了一个激烈的战场,群臣的争吵声、指责声交织在一起,让人头晕目眩。
朱由校看着这混乱不堪的场面,心中越发坚定了暗中整顿朝堂的决心。
“大明如今内忧外患,这些臣子却只知争权夺利,若不加以整治,这江山社稷危矣!”
他暗暗握紧了拳头,眼神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坚毅。
然而,此刻不能操之过急。
在这错综复杂的朝堂局势中,各方势力盘根错节,牵一发而动全身。
他必须等待一个合适的时机,一个既能巧妙地制衡两党,又能逐步推行自己改革计划的时机。
早朝在一片混乱中结束,朱由校起身,在太监的搀扶下缓缓离开大殿。
他的背影在晨光中显得有些落寞,但那挺首的脊梁却透露出一种不屈的意志。
身后,群臣仍在争论不休,而他,己经开始在心中谋划起大明王朝未来的走向。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