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绕梁鬼音与“焚桐”琴自从经历了“幽冥鉴”和“静夜思远”砚的事件后,李巍对古物的感知越发敏锐。
古迹斋虽然依旧偏僻,但慕名前来求助的,除了寻常的修复委托,偶尔也会夹杂一些带着“特殊”诉求的客人。
他们往往面带忧色,言语间吞吞吐吐,带来的物件也多半透着一股常人难以察觉的异样气息。
这天,古迹斋迎来了一位不寻常的访客。
并非人,而是一通加密线路的视频通话请求。
发起者是李巍的一位老同学,如今在国内民乐界小有名气的古琴演奏家,陈清。
视频接通,陈清那张往日里总是神采飞扬的脸庞,此刻却显得异常憔悴,眼下乌青,神情焦虑。
“李巍,救命啊!”
陈清的声音带着哭腔,压得极低,仿佛怕被什么东西听到,“我可能……惹上不干净的东西了!”
李巍心中一凛,示意他冷静:“慢慢说,怎么回事?”
“是……是我前段时间收到的一张古琴。”
陈清咽了口唾沫,似乎定了定神,“一位匿名的收藏家寄过来的,说是家传的宝贝,因为某种原因无法再继续收藏,听闻我爱琴成痴,便转赠于我。
我当时欣喜若狂,那琴……形制古朴,音色独特,绝对是稀世珍品!”
“什么样的琴?
有什么问题?”
李巍问道。
“是焦尾琴的样式,但材质非常特殊,像是……被火烧过的桐木,琴身遍布着细密的、如同龟裂的纹路,泛着一种奇异的暗红色光泽。”
陈清的声音有些发颤,“问题是……它的音色。
初听时只觉得苍凉、悲怆,极具穿透力。
但弹奏久了,或者夜深人静的时候,我总觉得……琴声里夹杂着别的东西!”
“别的东西?”
“一种……说不出的声音。”
陈清努力形容着,“像是金戈交鸣,又像是临死前的哀嚎,还有一种……让人心底发毛的杀气!
每次弹完,我都觉得心烦意乱,脾气暴躁,甚至会产生一些……很可怕的念头。
而且,最近几天,我晚上总能听到琴房里自己传出断断续续的、不成调的怪音,明明没有人碰它!”
李巍眉头紧锁。
焦尾琴,相传是东汉蔡邕于烈火中抢救出的焦桐木所制,本身就带着传奇色彩。
而被火烧过的桐木、暗红色的光泽、琴声中的金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