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的梅雨总是来得猝不及防。
苏晚站在松烟阁二楼的雕花木窗前,潮湿的水汽裹着檀香渗进她的睫毛。
这是她失明后最熟悉的季节,雨水会放大所有声响,像无数透明的丝线将世界编织成可触碰的模样。
茶匙碰触青瓷的脆响突然中断,楼下传来木质楼梯轻微的呻吟。
苏晚将茶针收回广袖,耳尖微微颤动——这是今天第七位客人,脚步却与往常不同。
没有游客拍照时的拖沓,也没有熟客特有的慵懒节奏,每一步都像用尺子丈量过,在第三级台阶总会多出0.3秒的停顿。
"雨前龙井,谢谢。
"声音落进茶碗时激起细微涟漪,苏晚握着茶船的手顿了顿。
这声音像是冰层下涌动的暖流,带着某种矛盾的质感。
当她转身取茶罐时,突然意识到对方始终保持着三步的距离,连衣料摩擦声都控制在恰好能被木质屏风过滤的幅度。
"您坐临窗的竹榻可好?
雨打芭蕉的声音..."话未说完,铜钱大小的雨点突然砸在瓦当上,将后半句掩在骤急的雨声中。
苏晚听见紫砂壶盖轻轻磕碰的声响,对方正在用壶盖边缘轻刮壶口——这是老茶客才会的醒茶秘技。
温杯时升腾的水雾里,突然飘来一丝若有似无的杜衡香。
苏晚的指尖在茶海上悬停半秒,这种产自川西的珍稀香料,她只在师傅的收藏中闻到过。
茶针探入茶荷的瞬间,她感觉有道目光落在自己腕间的白玉镯上,那是在黑暗中生活十年练就的直觉。
"茶汤温度58度时口感最佳。
"男声忽然响起,苏晚的茶筅在碗沿打了个转。
这个精确到个位数的要求,让她想起每月初七都会来的那位退役潜艇声呐员。
当第三道茶汤注入天青釉斗笠盏时,惊雷突然炸响。
苏晚本能地后退,后腰却撞上温热的掌心。
那只手在触碰瞬间便绅士地撤离,残留的触感却让她想起童年跌落雪堆时接住自己的那双手套的温度。
"小心配电箱。
"男人说话时,苏晚听到他腕表齿轮发出独特的咬合声,像是机械心跳。
雨声中混杂着远处渡轮的汽笛,她突然意识到整个下午都没听到对方的手机响过,连呼吸频率都稳定得像是经过特殊训练。
暮色渐浓时,男人留下张带着薄荷气息的名片。
苏晚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