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座与不让坐这件事己经过去快五年了,一首让我很难受,总想写出来,但总是借口没时间。
今天入住平台第一天,借此机会感慨一下了。
我今年三十西岁,前三十年很少坐火车,除非上大学或者放假回家,因为我很少出远门。
工作后,命运安排我开始西处流浪,坐火车那就是必须的交通工具,方便快捷。
不过每次坐火车,我都会选择卧铺,夕发朝至,朝发夕至,感觉挺好的。
可近几年年来,由于线路的问题,有时中途不得不转车,短途的车票经常是无座,这让我真正体验到坐火车的辛苦,而最让我最受不了的是明明有空座你却不能坐。
不过还好,我每次都比较幸运,找到了座位,但有的人就比较惨了。
有一次半夜两点转车,从站台去往我乘坐的车厢,看到里面空空的,心想今天肯定有座了,等我上车询问空位是否有人时,得到的答复出奇的一致:有人。
不放弃的我最终还是找到了一个说没人的空位。
而与我一同上车的一个看似老实巴交的中年男人就没有我这种幸运了。
在很多空位前问询被拒绝后,选定在我旁边的三人座位上坐了下来,这排座椅上坐了两个女人,而对面只坐着一个三十出头的男人。
在这个中年男人坐下后,对面的年轻男人就开始不停地说这个位子有人,要求中年男人离开,中年男人说,我先坐一会儿,等人来的时候我再让,可年轻男人不依不饶的要求中年男人离开,中年男人不奈其烦只好离开。
中年男人离开后,两个女人对年轻的男人说:你真厉害,是不是太狠了点。
男人说:我这不都是为你们着想么,再说他年纪不大,没事。
看着无奈离开的中年男人,我想换作是我,我会离开么?
看着得意洋洋的年轻男人,我想起了一句网上至今还流行的话:猪和人的区别就是猪什么时候都是猪,而人呢?
有的时候不是人。
不是我不能站,而是我感觉心痛。
“3月5日”“雷锋”是我读书时的高频词,是我们这代人从幼童到少年再到青年整个人生成长时期的主要精神食粮之一,可以说雷锋的故事、雷锋精神己经融入到了我们的血液中。
那时的“3.5”就如重大节日一般,学雷锋、做雷锋是每个人发自内心的要求,每个人都能为帮助别人做好事感到光荣和自豪。
在乘车时让座是每个人想做就能做到的,因而也是我们做的最多的。
不知从何时起,“3.5”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不再受大家的关注,雷锋也少有人提起,于是乘车时不再有人让座,甚至抢座,最后发展到有空座也不让坐。
大家的关注日也从“3.5”转到了“3.15”,而“3.15”大家所谈论的是哪家的产品有问题,谁又在欺骗消费者……。
这是怎样的一个变化呀?叫我们这些唱着《学习雷锋好榜样》长大的一代人情何以堪?
现在的你在乘车时,会让座吗?
会不会让坐吗?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