楔子:雨织机云层像浸透墨汁的棉絮压在楼宇上方,林深的指尖在控制屏上划出最后一道雨径。
第八代天气粒子从平流层释放舱鱼贯而出,在电离层编织成闪着微光的神经网络。
"雨燕系统启动,降水覆盖率98.7%。
"AI播报声被突如其来的电磁杂波割裂。
林深注视着监控画面,那些本应匀速坠落的粒子突然在空中凝结成晶簇,折射出类似人类视网膜的反光。
第一滴雨落在周芳的蓝布伞上时,她正站在女儿失踪的公交站台。
雨水在伞面晕开奇异的六边形花纹,街角蒸腾的雾气里,穿鹅黄连衣裙的身影正在系左脚运动鞋带——和晓棠三年前出门时的动作分毫不差。
城市排水系统发出饥渴的吞咽声,地面积水倒映出数以千计的模糊面孔。
这些由雨雾构成的人形轮廓同时仰头望向天空,他们的瞳孔里旋转着气象云图般的螺旋纹路。
平流层的粒子云开始重组,组成巨大的斐波那契数列,而卫星传回的图像显示,这个数学模型正与人类大脑皮层的褶皱完美吻合。
第一章 雨燕系统控制舱的弧形玻璃上爬满液态数据流,林深的后颈被量子雷达的蓝光灼得发烫。
他调整着悬浮座椅的高度,让视线与平流层释放舱的瞄准环重合。
三万米高空的风速正在撕裂预警阈值,第八代天气粒子在加压舱里发出细碎的蜂鸣。
"电离层湍流突破临界值。
"AI用竖琴音色发出警告,"建议推迟播种。
"林深咬开能量胶的封口,黏稠的薄荷味在齿间炸开。
他注视着全息沙盘里翻滚的积雨云,那些墨色漩涡中蛰伏着整座城市的渴意——连续四十七天的干旱正在蒸干水库最后的矜持。
食指划过控制屏,七百架气象无人机在平流层展开钛合金骨架,组成与北宋浑天仪惊人相似的几何阵列。
"启动雨燕协议。
"他的声音擦过声纹锁,粒子释放舱的闸门应声开启。
最初坠落的银白色微粒像逆向升空的流星雨,在电离层编织出神经突触般的发光网络。
林深看着监控画面里的天气粒子自组织成六边形蜂巢结构,每个纳米凝结核都在精确执行流体算法——这本该是场完美的技术芭蕾。
但第一簇异常光斑出现在东京湾上空。
原本匀速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