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一毕业,我悠哉游哉地晃回了老家,心里那叫一个美啊,琢磨着赶紧找份工作,然后大显身手一番。
嘿,您猜怎么着?
简历我麻溜地投了几十份,本想着能有不少回音,结果那些求职信啊,就跟肉包子打狗似的 —— 一去不复返,愣是一点动静都没有,我这心里顿时就空落落的,没着没落。
上网瞅瞅,再去人才市场逛逛,好家伙,销售和服务员的岗位那是常年挂在那儿招人,在咱这三线小城里,就跟地里的韭菜似的,割完一茬,立马又冒出一茬,咋招都招不够。
我瞧着这些岗位,心里就犯起了嘀咕。
咱可不是挑三拣西、眼睛长在头顶上,也不是瞧不起这些活儿,实在是一想到爸妈累得腰酸背痛、拼死拼活供我读书,我要是去干这个,村里那帮七大姑八大姨还不得把我家笑话到天上去。
站在大街上,我这心呐,拔凉拔凉的,整个人恍恍惚惚的,就跟一下子穿越回了七年前村口那个晒谷场似的。
当时啊,一群人围着我爸妈指指点点,嘴里吐出的话那叫一个难听。
吴爷爷撇着嘴,那劲儿就好像闻到了啥臭味似的,说道:“丁丁家就是有钱烧的,一个丫头片子读那么多书有啥用。”
罗婆婆也在旁边跟风附和:“就是,花了钱也是白搭,现在扫厕所的都有大学生,读书顶个啥用,还不如早点嫁人抱娃,出去打工挣俩钱实在。”
听着这些话,我这心情 “嗖” 的一下就跌入了谷底,感觉自己像掉进了冰窟窿,浑身发冷。
这些可都是看着我长大的老街坊啊,平常都说远亲不如近邻,可没想到这年头了,这重男轻女的封建老思想还在他们脑袋里扎了根,稳得就跟泰山似的,纹丝不动。
我当时尴尬得呀,脚趾头在鞋里都快把地抠出个三室一厅了,愣是一句话都说不出来。
我打小就是留守儿童,爸妈成年累月在外面打工,我这心思细腻敏感得跟个小雷达似的,就怕我爸听了这些闲话,一冲动就不让我继续读书了。
眼眶一下子就红了,眼泪在眼眶里首打转,跟开了闸的水龙头似的,可即便这样,他们的嘴也没停。
还好我爸眼尖,一下子就看出了我的小心思,扯着嗓子大声说:“我闺女想读,哪怕砸锅卖铁也得供!
我在外面进厂,天天熬夜加班,图啥?
不就盼着她以后能轻松点,找份好工作。”
我妈也在旁边帮腔:“可不,读书不一定非要有多好的工作,但多读点书,性格、心态都不一样,以后能有更多的选择,能做自己喜欢的事儿。”
想起这些过往,我站在大街上,眼泪跟决堤的洪水似的,止不住地流,边哭边给自己打气:“加油啊,一定要找份体面的工作,得让大家知道读书是有用的。”
咱村还有不少像我这样的女孩呢,我得给她们争口气,可不能怂!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