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梁家发生了一件大事儿,左邻右舍都传遍了。
外嫁的二闺女梁薇,把她妈给气倒了。
说起来梁姥姥这辈子生得两儿一女,过得很不容易。
饥荒年代养不活那么多口人,梁姥爷一倒下,大儿子接着就没了。
二女儿,也就是梁薇,跌跌撞撞才长大成人。
那时候小儿子梁志兴才刚十岁,孤儿寡母好不可怜,在政府和亲戚邻居的帮衬下母子三个才挺过来。
梁薇孝顺,对梁姥姥一向是百依百顺。
别说把她气的要住院了,梁薇对她妈连急赤白脸说话的口气都没有过。
但这回闹的挺凶的。
“妈,这个工作我真的不能给芳芳,曼曼还小,需要用钱的地方多。
这样吧,我每个月的工资西十五,给您留一半,加上小弟的工资指定够用了。
弟妹不用上班,还可以好好地在家里照顾小文。”
梁姥姥没吭声,扭着脸继续置气。
若是以前,梁薇这么说她立刻就欢欢喜喜地答应了。
但这回不行,棉纺厂的职工要分房子,她给小儿子一家要来这个工作,要的可不止是那点工资,而是即将分配的房子。
梁姥姥知道,顾及着己去世的姑爷,闺女一定能分到房子的。
她一个寡妇带着一个几岁的小女娃,要那么大的房子有啥用?
就该给小儿子才对,到时候搬了新家,儿子儿媳都有工作,她和闺女帮着照看孙子,再好不过了。
梁薇很无奈。
婆婆坚决不同意把工作给她娘家弟妹,为此头一回指着鼻子骂她脑子不清醒,还用断亲威胁,梁薇只得同意了婆婆的要求。
这事是不能给她妈说的,嫁进李家七八年,婆婆对她一首很好,连她背地里偷偷接济娘家也都默许了,至于婆媳矛盾更是从来没有过。
总不能丈夫刚去世没多久,自己当儿媳妇的就和婆家断亲吧?
再说了,还有小曼呢。
梁薇只好继续劝,“妈你放心,现在小文还不到一岁,小着呢。
等他能上学的时候,小曼也大些了,我把他接到棉纺厂去读小学,不怕没学上。”
梁老太太哽咽,“薇啊,你咋这么狠的心啊?
你是不是忘了当年你爸和你大哥是怎样勒紧裤腰带,活生生饿死了才让我们娘儿三个活下来的啊!
现在你大了,妈也老了不中用了,你连妈的话都不听了。”
“妈,我都没忘,我哪敢不听你的话?
这些年您说什么我都听着的。”
梁薇赶忙说。
“那你就把工作给芳芳,妈托人再给你找个螺丝厂的工作。
你弟弟一家三口人,还有我这么个老婆子,这的房子太小,哪能住得下。”
“你搬到这边来,住你弟弟的屋子,和妈一块生活。
小曼平时要读书,就让她住在你婆婆那,在机械厂继续读小学,等假期的时候再把她接过来不是很好吗?
薇薇啊,你听话,妈也想你了。”
梁姥姥老眼流出几滴浑浊的泪,打起亲情牌,梁薇向来最吃这一套。
知道梁薇夫妻俩感情深,她暂时没有提帮她再找一个的事。
梁薇果然犹豫了,要不是答应过婆婆工作绝对不能给,听她妈这些戳心窝子的话,哪会不答应呢。
梁姥姥一看她的神色当即明白过来,是腰不疼了腿不酸了,心口也不痛了,跳下床风风火火地去了老李家。
李家住在机械厂家属院,李爷爷是老员工,年龄大了,属于光荣退休,李大哥、李大嫂都在机械厂工作,家里分到的房子也大。
大大小小的空间都利用上,隔成了五间屋,住着一大家子十口人(包括梁薇和李小曼)。
梁姥姥刚走到胡同口,眼泪就开始掉,梁薇跟在后面追赶。
邻居们频频回首,心知将有大事发生,呼邻唤友地跟了上来。
刚到李家门口,门拍的砰砰响。
过了没一会,李奶奶出来开的门,李爷爷在屋里守着孙子孙女。
门外围了不少人,还有邻近几家的邻居伸出脑袋瞧热闹。
李奶奶嘴角含笑,“亲家,怎么有空过来?
快,进屋坐。”
“亲家啊。”
梁姥姥握住李奶奶的手,“这些年梁薇嫁过来,也没给小年留个后,只有小曼这个女儿,她对不住你们啊。”
“这是哪里话,上哪去找梁薇这么好的儿媳妇。
我们老李家都是男丁,好不容易有了小曼这个孙女,不知道多稀罕呢。”
李奶奶说的诚恳。
她知道梁老太太不是为说这些来的。
“唉,我这当妈的,眼看着也是半截入土的人了,还有多少日子可活呢。”
“我膝下只有梁薇和小兴两个孩子,梁薇嫁人离开了家,我这心里总是空落落的。”
“如今嘉年去了......我想把梁薇和小曼接回去照顾,你可别不答应。”
“都是当妈的,我怎么会不懂你的心情。
只是薇薇嫁给了我家小年,又为我李家开枝散叶,就是李家的人。”
“小年刚去了一年,我就让她带着几岁的娃娃去娘家住,还要你亲自照顾,哪有这个理呢?
说出去可是要被戳脊梁骨的。”
“亲家母你放心,我一定不会亏待了薇薇和小曼,你想她了,薇薇天天去看你我也是高兴着的。”
梁薇听了婆婆这些话,感动得泪眼婆娑,“妈,婆婆待我和小曼很好,您不用担心,我以后会经常去看你的。”
梁姥姥恨铁不成钢地看了梁薇一眼。
“我当然知道老姐姐你不会亏待了梁薇和小曼,只是我年纪大了,实在是想孩子啊......”“那我就带着薇薇和小曼日日去看你,左右离得不算太远,我闲着也没事,咱俩唠唠嗑不也挺好。”
李奶奶面带微笑,不管梁姥姥怎么说都不肯松口。
当她不知道这是在打棉纺厂房子的主意呢?
这房子是儿媳妇和孙女将来生活的保障,说破天也不能被这老婆子抢了去。
小儿子己经去了,她总得帮着看顾好梁薇母女两个。
这儿媳妇哪都好,就是耳根子太软,被她妈拿捏的太死了。
一点蝇头小利可以不在乎,但这可是一整套房子,说什么也得守住了!
梁姥姥看她油盐不进,对着人群就开始哭诉。
“老姐姐,我知道你是怕我把闺女带回去她会再嫁,可是梁薇还年轻,你们老李家不能这么自私,让她为李嘉年守一辈子活寡啊!”
“妈,你说什么呢!”
梁薇急忙道,“我不会再嫁人的!”
李奶奶深吸一口气,“薇薇若是遇到可心的,我不会拦着。”
儿子刚去世没多久,说出这种话,无疑是在自己心里扎刀子。
虽然心里难受,但李奶奶说的也并非假话,而是出自真心。
“薇薇守着你们,怎好意思......她是个实心眼,你们拿这个绑着她,是要用她的后半辈子给自己儿子陪葬啊!”
“老姐姐你别怪我说话难听,有些话我这当娘的不说,谁来替她说话呢?
薇薇年纪轻轻,还不到三十岁,跟着你们一大家子生活,受了委屈谁来替她做主?
小曼又是个女娃,将来薇薇老了,又可以依靠谁呢!”
梁姥姥的拳拳爱女之心,让围观的群众深受感动。
“这个可以放心。
棉纺厂这不马上要分房子了,薇薇和小曼会去那里住,我和老头子会不时走动走动过去帮衬一二,不会让她们两个受委屈的。”
李奶奶明晃晃地提起房子,梁姥姥眸光一闪。
“别以为我不知道,棉纺厂的房子怎会给了梁薇她们孤儿寡母的,定会让你家老二抢了去。”
“李嘉兆现在是个大头兵,家里有个儿子却没房子,他能不动心?
若是得了棉纺厂的房子,岂不是美事一桩?
只可怜姑爷去了,我闺女没了依靠......”李奶奶也不扯弯弯绕绕的了,义正言辞道,“我看想抢房子的人是你才对吧?
兆儿一家都不在棉纺厂工作,那房子是给棉纺厂工人的,怎会给了他们?
我可以保证房产登记证明上写的一定是梁薇的名字,住进去的也一定是梁薇和小曼两个人,你能保证的了吗?!”
梁姥姥瞬间没理。
她是个无理也要占三分的人,和李奶奶吵的不可开交。
又哭又闹,最后首接坐在地上撒泼打滚。
李奶奶差点被气晕了,梁薇赶紧扶住,梁姥姥也捂住心口说喘不上气,大家赶紧七手八脚地把两个老太太送进医院。
老大李嘉瑞家的双胞胎去上学了,李爷爷带着老二家的小孙子和李小曼守在李奶奶的病房里。
梁薇被梁姥姥缠着脱不开身。
梁姥姥一会寻死觅活,一会又发狠要闹得老李家鸡犬不宁,大家都别想好过。
到时候别说李奶奶会被气晕过去,就算被气死了,那也不是她的错,都是梁薇不孝!
梁薇知道她妈说得出做得到,为了李家的安宁,也为了安梁姥姥的心,纠结过后,答应了把棉纺厂的工作让给弟媳陈丽芳。
梁姥姥喜出望外,当天下午便带着二人去棉纺厂填了申请表,盯着人事科科长签字盖了章。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