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这个家牺牲了二十多年,供弟弟读书,给父亲治病,却一直被当成"外人"。
父亲临终前告诉我,弟弟不是他亲生的。
他却把唯一的遗产留给了"外人"的我。
01我五岁那年,弟弟出生了。
父亲抱着那个小小的襁褓,笑容灿烂。
"儿子!
我有儿子了!
"他的声音因激动而颤抖。
母亲躺在病床上,疲惫中带着满足。
而我,站在病房角落,手里攥着小熊玩偶,不知为什么就是开心不起来。
那晚,姑姑帮我洗脸,轻声说:"雨晴,你是姐姐了,要懂事。
"我点点头,不明白"懂事"是什么,但很快就体会到了。
弟弟回家后,我的生活完全不同了。
我的房间成了婴儿房,床被搬到杂物间。
母亲的全部精力都在弟弟身上,父亲下班回家,总是先抱起弟弟逗他。
"雨晴,把你弟弟的奶瓶洗干净。
""雨晴,你弟弟哭了,去看看他。
""雨晴,小点声!
你弟弟在睡觉!
"我的名字,只有在他们需要我做事时才会被提起。
七岁生日那天,我期待父母会记得,但晚饭时,他们只顾着谈论弟弟最近学会叫"爸爸"了。
我默默吃完饭,回到房间,独自坐在角落里。
上小学后,我更清楚地感受到自己和弟弟的不同。
弟弟的玩具到处都是,而我想要一本课外书,父亲却皱着眉头拒绝:"看课本就够了,别浪费钱。
"每次发成绩单,即使我考了第一,父亲也只是"嗯"一声;弟弟哪怕只是及格,全家都会庆祝。
十岁那年冬天,我高烧到39度,母亲给我吃了退烧药就去接弟弟了。
我独自躺在床上,听着窗外的风声,意识到自己在这个家里有多么微不足道。
初中时,我成绩很好,但家里的重心始终在弟弟身上。
弟弟上小学后成绩一般,父母却给他请了家教。
我放学后还要做饭、洗衣。
有一次,因为准备期末考试,我没来得及做饭。
父亲回来后,直接打了我一耳光:"你除了读书还会什么?
连个饭都做不好,将来怎么嫁人?
"我低头看着自己发红的脸颊,手指轻轻触碰火辣辣的皮肤。
我意识到,自己在这个家里只是一个工具,一个为家庭付出的人。
十五岁那年,我偷偷参加了学校的文学竞赛,拿了市里的一等奖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