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架空,有些虚构1969年2月12日 京市小孩儿小孩儿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三,糖瓜粘;二十西扫房子;二十五,冻豆腐;二十六,去买肉;二十七,宰公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初一、初二满街走。
今天二十六买年货时,甜水巷的住户早早起床准备,连赖床的小孩也起来,要跟家里大人去赶集,高兴的很,前院倒座房靠中院西厢房围墙隔出的小院,因为靠外墙中院围墙,主人家又修了墙,形成小院,是两间房,院中还修了一小间。
外一间进去是小厅,一张八仙桌凳,放一个高底柜,上方放着暖水瓶和其他东西,小厅正中央墙贴着毛主席的像,从左边开门进去,靠窗盘了炕,房间放着衣柜和梳妆台,有一个柜子,炕上有一个大炕柜和一个上锁箱子。
房间隔壁是另一间房,被改造厨房和洗漱间,外面小间是厕所,陆云舒在院中搭了一个小窝,养了两只母鸡,天气冷,就赶到厨房改造的小杂间,杂间堆放了几个泡坛,地窖入囗也在那里,修的时候修高了一点,堆放着柴火和煤;厨房修了灶,一个大灶两个小灶,还有一个铁皮煤炉,有一个大柜子。
云舒在厨房小桌子上吃完早饭,收拾背上背篓就骑上自行车出门了。
除了小部份单位,二十五就放假了,云舒出门就遇到不少拖家带口去买年货,供销所粮站市场这些地方没有放假,今天反而很忙。
云舒在街道办当办事员,24级,每个月36元,各种票据,节假日单住会发额外的补助。
今年是云舒来这个世界第一个年,对于这个时代的年很好奇,买年货也是,前世小时候也有过,但都是大人做,长大后没有小时候那样的年了。
云舒来到朝内菜市场,这里京市最大的菜市场之一,有很多的蔬菜都是和郊区生产队挂钩,保证供应充足。
各家各户揣着粮油本子和副食品本,现在粮油,副食品都要凭票、凭本定量供应,买东西按人头购买。
城里户口每人每个月可以在粮站不要票靠粮本买三十斤粮食,细粮十斤,粗粮二十斤,一斤豆油,像节假日可以多买五斤细粮,可换买七斤粗粮。
朝内菜市场是在朝内大街万历桥胡同附近,住在菜市场附近的人家就便利许多。
朝内菜市场里面分成前后两个卖场,前栋主要卖豆制品、熟食、水果、糕点,小食品。
后栋主要卖菜、猪肉、牛羊肉、水产、活禽之类的零碎。
过年时很多人排队,哪怕自己来的早,一个摊位前排着一溜的人。
摊位里面的售货员里面穿着蓝色衬衣,外面套着红色的马甲,菜市场里面一点都不冷。
一会儿装,一会儿称,还要忙着收钱收票,忙的脚不沾地,还要扯着嗓子喊。
“哎哎哎,都排好队啊,别往前挤了,都有都有,来下一个。”
云舒先去零食摊位,过年了,零食摊位有好吃食,瓜子花生,还有各式各样的糖果点心,最受欢迎的是京市糕点,又叫“点心匣子”。
这可都是抢手货,走亲访友少不得要拎上一个盒装的点心匣子,尤其是送领导看望家里的老人,那是倍有面子。
绝大多数条件一般的人家是舍不得买盒装的,咬咬牙买些散称的。
糕点大概分为三档,每斤的价钱分别是六毛六、七毛二和七毛八。
还有些特别稀罕的糕点超过九毛,这个同时还要每斤收六两粮票。
最贵的这个可是条件好的干部家庭才舍得买,求人办事的时候在点心盒子里面塞些好东西。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