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嫁!”。
低矮的土坯房里,一个女孩大而坚决的声音划破了宁静的夜。
老宋慢慢的从草纸包里取出烟丝,实实地压在熏得焦黑的烟斗上,划了根儿洋火点燃,然后,一口一口、慢条斯理的抽了起来。
貌似轻松,实则眉头在听到闺女那一吼的时候,早就拧到了一起。
“爹,我才19,我喜欢读……”“你闭嘴!”
宋满还没有说完,一个妇人的声音响起。
“男大当婚,女大当嫁。
难不成,你还要在家里做老闺女不成!
这样街坊邻居怎么看!”
宋满娘可不像宋爹那么沉着。
这个暴脾气,没等闺女说完,就一溜输出。
如果说,开始宋满听到爹要把她嫁出去是不可思议,现在,就是委屈了,眼泪不住地打转儿。
难道,女孩子就一定要嫁人吗?
爹娘这是嫌弃她留家里吃闲饭了?
可结婚对她太遥远了,是以前从来没有想过的事情。
她只想待在爹娘身边,跟着哥哥读读书。
“小满,你别哭了。
村里跟你这么大的丫头,都张罗着找个人家了。
你看,咱家条件也不是很好……”。
宋爹的话不说还好,说起条件这事儿,宋满觉得更难受了。
爹娘生了五个娃,宋满倒霉排中间儿。
上面两个哥哥,爹娘当顶梁柱培养。
虽然条件有限,两个哥哥小学、初中都上了。
就算家里吃糠咽菜,大哥还坚持上完了高中,然后学医;二哥则被父母安排学开车。
下面有个弟弟,很遗憾,小的时候发烧没来得及医治,烧坏了脑子,现在是个瘫痪,话都说不清楚。
最小的是一个妹妹,老幺了,爹娘疼得紧,也送学校上学了。
只有宋满,像小牛一样,跟着父母学习种地、织布,还要专职照顾弟弟。
她那瘫痪的老弟,几乎就是在宋满的背上长大的。
人心都是肉长的,宋满还是个聪明孩子。
她从很小的时候,就喜欢读书。
但是,爹娘种地养家不易,她也推脱不掉照顾弟弟的责任。
开始时,宋满还坚持在村里的小学读书。
那个村里唯一的砖瓦房,承载了宋满成为一个文化人的梦想。
但命不由人,因为要照顾弟弟,宋满上学就没那么方便了。
后来,爹娘干脆让她退了学。
这对于当时小小年纪的宋满来说,简首就是毁灭性打击。
也是在那时,宋满第一次觉得爹娘不公平,第一次气他们。
宋满没有放弃,不能跟其他同学一样坐到教室里学习了,宋满就用布条绑着弟弟背在背上,站在教室外,隔着窗户听课。
后来,这一幕,在宋满的回忆里不断出现。
70年代的农村地区的老师,了解农村生活的困难,对能上学的孩子很照顾。
宋满的老师是省会来的下乡知青,听说上过大学。
村里村干部和乡亲们对这位教书先生很是尊重。
老一辈儿尊敬的叫声“王先生”,同龄的和小辈儿们爱叫“王老师”。
王老师了解到宋满的情况后,可怜这孩子的求学之心,破例不收学费,允许她坐在教室最后面一个独立桌子那儿听课。
他这个学生,一首是成绩最好的学生。
真退学了,他也舍不得啊。
就这样,宋满跟着王老师学到12岁。
但初中就跟小学不一样了。
初中在乡里,宋满跟谁也不认识,再也不可能像小学一样,坐在教室后面做旁听生了。
但她没有放弃,只要有空,就拿出大哥、二哥的课本自己学。
这一学,就又是6年。
如果你跟一个性格温和、没什么想法、对父母百依百顺的人说:闺女,咱们到岁数了,找一个好人家吧。
可能还管用,但对于宋满这个从小就有独立想法的姑娘来说,就不行。
宋爹有些话真说不出口。
家里这些年,供养两个儿子上学己经是很困难了。
后面小妹又上学,还有个瘫痪的老西,这日子真是非常困难。
一晃半生,一家七口还挤在三间土坯房里。
宋满知道爹要说什么。
她自己也知道,家里不富裕。
爹没日没夜刨地挣口粮,娘只要得闲就织粗布,去集上换点钱。
这个家,全靠二老的辛苦支撑。
相比其他乡里相亲,她爹娘供了这么多孩子上学,己经是很伟大了。
只是,为什么牺牲的是她……宋满不再吱声,低头抹起了眼泪儿。
看着闺女低头哭,宋娘眼睛一瞬间也红了。
怪谁啊,没法怪任何人。
生活不易,自己的大闺女这么些年,没吃过好的、没穿过好的。
小小年级,就帮衬着自己照顾这个家,还不忘学习。
是个好苗子。
宋爹和宋娘他们对于文化人是极其尊重的,他们那个年代的人,深受毛主席影响,不是什么老封建。
也深知,只有有文化了,做事才能有底气。
一转眼,孩子大了。
可是最终,还是有一个孩子被落下了,还是最有头脑的那个孩子。
宋爹宋娘想起来,心里也很是过意不去。
哎,都是命......“小满,在咱们农村,16岁就开始相人家了。
咱们快20了,年纪都算大的了。
再拖,都找不到好人家了。
爹娘这是为了你考虑啊。”
宋娘语气软下来,轻轻的劝自己的孩子。
“娘知道你喜欢读书。
这些年,你跟着王老师学习时,娘也把你的不容易看在了眼里。
后来你又用哥哥们的课本儿自学,娘都看得见啊。
可咱家就这个条件,你弟弟这样,爹娘没有办法啊。”
宋娘情绪悲伤,忍不住抹了一把泪。
“如果你连嫁人,都没嫁个好人家,爹娘就更觉得对不住你了。
我们也想把你留身边,但咱们农村,没有这种事儿啊。”
宋妈语重心长的说。
对长辈来说,他们也是这么过来的。
除了到岁数嫁人,他们真不知道,女孩子家家的还能有什么活法。
宋满听了心情很是复杂,难道就没有别的出路了吗?
难道这就是女孩子的宿命?
就不能为自己、为家里人活一辈子?
就必须得按照这个世俗的条条框框过活吗?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