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的西南地区,有这样一块地方,整个城市环绕着长江而建,错落有致的山,茂密的林,肥沃的土壤。
由于西处皆是阶梯和砍道,路面很难有笔首宽敞的地方,所以这里的女人不管高矮胖瘦,不管貌美或挫,不管是无聊闲逛或是辛勤劳作,几乎都不会选择高跟鞋这样的着装;这里的孩子也不会骑着自行车飞奔,换句话说,这里基本上没有自行车这个工具。
当然,这是很早很早的年代的模样,将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啥稀奇古怪的玩意儿都成了寻常物,那且是后话。
在绿水青山之地,人们犹如灵活的鸟儿,挥舞着勤劳的翅膀,忙碌在密林之中,建造这独特的家园,我们且称之为——山城!
在山城市里有个涪江区,涪江区里有个石头镇,这个镇就在长江边上,是涪江最远的镇,当然也是最贫困的镇。
整个镇就两条街,各种商贩经营着小生意,主要以小食品、家禽交易和裁缝为主。
为什么没有蔬菜摊位呢?
因为贫穷,家家户户自己会种蔬菜食用,谁会舍得花钱去买,太奢侈。
为什么家禽交易还不错呢?
也是因为贫穷,家禽是村民们每年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卖了一篓鸡蛋鸭蛋,便可以在镇上换点小吃食给自家的孩子缓解一下贫穷的苦味,如果运气好卖出了几只鸡,一咬牙还可以给孩子们裁剪一件新衣裳。
既然这么贫困,为什么小食品和裁缝店还不错呢?
当然更是因为贫穷,忙碌了一整年,在节假日买点小吃食,穿上一件新衣裳,走家串户,便成了贫穷日子里一整年的期待。
石头镇不大,只有6个村组成,石头镇人口最密集的村叫石头村,这个村离镇集市很远,做什么都非常的不方便,村民们的日常生活除了干农活,就是村里东家长西家短的闲扯淡,话题永远局限在村里,甚至都超不出镇集市,因为他们也不知道外面的世界到底长啥样。
石头镇有个秋家,世世代代的住在这个地方,也世世代代的贫穷,当然不止秋家穷,整个石头村都穷。
整个村一眼望去全是土坯房和茅草屋。
村里的风景只有种了蔬菜粮食的田地、山坡上觅食的家禽、胡乱狂吠的家狗和逝去人的坟包。
一到夜里除了头顶的月亮和池塘里的水面,没有一处亮光,全村一片漆黑。
人一穷就特别喜欢生孩子,越穷孩子越多,可能是寄希望于这七个八个的孩子中,有一个会天降大运,得神明庇佑,走出这个村庄,然后带着全家走出这个村庄,孩子越多,概率就越大。
事实却是就算有一个孩子走出了村庄,也会被外面的世界打得晕头转向,自身难保,何以能顾得了一大家子饥饿的嘴巴。
人呐!
贫穷富贵,都得靠自己!
秋家在石头村算是最穷的一家,秋家原本不穷,祖上是做首饰的手艺人,可是秋家的祖辈有酗酒的臭毛病,那酒是越喝越多,越喝越贵,除了祖上遗留下来的一排还算不错的土坯房以外,家里值钱的东西都拿去喝酒去了,孩子也死得只剩下三个,分别是大哥秋大强,二哥秋大富和五弟秋大利。
秋家爷爷这辈由于受够了祖上这酗酒的恶习,连带着憎恨首饰这门手艺,所以三兄弟都没有继承这门手艺。
秋家穷归穷,但是还挺重视读书的,这在那个年代又是那样的贫困之地还是稀奇的。
可能是因为做首饰的缘故,那些年代能戴首饰的家庭肯定是富裕的,秋家在这些富人身上学到了一丁点儿新思想。
别小看这一丁点新思想,在那个年代如果能够坚持努力的实施这个思想,是一定能够改变命运的。
秋家境太过贫困不能够让三个儿子都去上学堂,祖辈盘算了几天,最后选择了长子秋大强上学堂,二哥秋大富,小弟秋大利就只能的务农。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