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巴山深处的青岩村,乔荞的青春岁月在质朴的山风与稻田的低语中悄然流逝。
她生得一双灵动的眼眸,恰似山间清澈的溪流,透着未经雕琢的纯真与质朴。
尽管每日被繁重的农活围绕,可她总能在忙碌中寻得生活的诗意,比如在傍晚归家的路上,驻足欣赏那被晚霞染透的山峦。
乔荞二十岁那年,村里的媒婆王婶如同往常一样,穿梭在各个村落,牵起姻缘的红线。
一日,王婶来到乔荞家,满脸笑意,眉梢眼角都透着兴奋劲儿,说邻村有个叫赵刚的后生,人踏实肯干,家境也殷实,父母都是老实巴交的庄稼人,对乔荞的情况早有耳闻,有意结亲。
那时的赵刚,正值青春年少,浑身散发着蓬勃的朝气。
他身形矫健,常年的田间劳作让他的臂膀结实有力。
他一笑,露出一口洁白的牙齿,朴实的笑容瞬间拉近了与他人的距离。
乔荞和赵刚的初次见面,是在一个暖阳高照的午后。
两人坐在乔荞家的院子里,四周的花草散发着淡淡的清香。
赵刚有些腼腆,手不自觉地揪着衣角,他先是简单地介绍了自己的家庭和日常劳作,话语虽质朴,却透着真诚。
乔荞静静地听着,时不时点头回应,偶尔抬起头,目光与赵刚交汇,两人都迅速移开视线,脸颊微微泛红。
此后,赵刚便常来乔荞家。
有时,他会带上自己亲手做的小物件,或是从集市上买来的小玩意儿,只为博乔荞一笑。
他们一起在田间漫步,谈论着未来的生活,憧憬着婚后的日子,会有一个温馨的小家,一群活泼的孩子,还有年年丰收的庄稼。
日子一天天过去,两人的感情逐渐升温。
在家人的操办下,一场简单却温馨的婚礼在青岩村热热闹闹地举行。
那天,乔荞身着红色的嫁衣,羞涩又幸福。
赵刚满心欢喜,牵着乔荞的手,在众人的祝福声中,许下相伴一生的诺言。
谁也未曾料到,这段看似美好的婚姻,在两年后赵刚就跟着村里的男人去了南方的工厂。
起初,赵刚还会每周往家里打电话,讲讲工厂里的趣事,问问家里的情况。
乔荞在电话这头,一边逗着怀里的孩子,一边细细说着家里的琐事,母鸡下了几个蛋,田里的稻子长得如何。
可渐渐地,电话
最新评论